广州自考网 > 历年试题 > 自学考试 >

广州自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2015-12-21 16:46 来源:广州自考网 点击:
广州自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建立
 
第一节   《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过大典,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二)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接受考验、克服困难。
二、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
 
(一)解放全国大陆,建立人民政权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至此,大陆实现了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统一。
随着大陆的解放,共产党在各新解放区建立起军事管制委员会。
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民族区域自制机关。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领》,对自治区的建立、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区内民族关系等作了系统规定。
 
(二)开展土地改革及其民族改革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50年到1953年春,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为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1949 年1 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接受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按照官僚资本企业原属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整套接受。到1949 年底1950 年初,全国大陆地区的官僚资本企业都已由人民政府接管,归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所有,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方面,消弱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二)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950年3月,政务局颁布《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动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管理。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
 
按照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人民政府在打击投机资本的同时,大力扶持和合理调整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扩大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适当收缩国营商业网点,调整税收负担,合理调整公私关系;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劳资纠纷,教育私营企业的工人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合理调整劳资关系。通过调整,私营工商业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反”运动是指1951 年底到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反”运动是指1952 年1 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这场运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四)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经过三年的努力,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
第一,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第二,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第三,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者 控制的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利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跌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2月毛访问功联。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2年10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37个国家的3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号如亚太地区和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保卫世办和平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近三年的艰苦作战以及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代表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二节   制定过度时期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段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阶段的开始没,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
 
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处在深刻有变动之中,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特点性质)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实际步骤
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提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第三节   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民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原则和方针
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即干个体的积极性和要求合作的积极性)“趁热打铁”,不待农村发生剧烈两极分化,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第四,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第五,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盛自治区党委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意义: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改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1956年底,手工业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刚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实行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其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又分别为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所得不足1/4。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才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特点是
第一,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的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第二,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意义: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国家为资本家安排了工作,有利于发挥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特长,又可以为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端
 
1955年7月凿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五”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二)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
 
苏联援助下,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956年,中国在工业建设上连接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
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投产。
第一座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
第一座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北京电子管厂建设成投产。
第一座制造飞机的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穿中国南北。
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18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第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成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只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一方面,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不可能越过这个阶段的。

广州自考专升本科心理健康教育报读咨询微信号13316198699
免费通话使用说明:
请在上面提交您的电话号码,学校咨询老师会尽快回拨您的电话。
免费预约通话咨询回拨时间可能比较长,请耐心等待。您也可以致电招办020-85510212。
免费预约通话工作时间为上午 9:00 至下午 18:00 。

报名方式

1.直接来招生办咨询、报名。报名时带好身份证及正反面复印件2张、蓝底一寸相片。(专升本在校生由学校开具证明,毕业生应交毕业证复印件)

2.学生选择网上或电话报名,学员可以电话、QQ、电子邮件报名或者索取招生简章,在指定时间内来校报到入学。

3.咨询电话:020-85510212

4.咨询QQ:点击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5.在线报名地址:点击进入网上报名系统

6.现场报名地址:广州天河中山大道西8号天河商贸大厦602A招生办(地铁3号线岗顶站;公交站师大暨大站)

(特别提醒:我校没有在各车站路口设立接待点,请广大考生自行来校,严防路人以指路带领为名上当受骗,中途勿受陌生人接待,以免误导,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快速报名及预约看学校
姓名:
电话:
QQ:
备注留言:

上一篇:广州自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下一篇:广州自考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